共享雨伞获3000万融资,但唱衰的人真的是“杞人忧天”吗?

所属分类:科技资讯来源:霖胜科技发布时间:2017-10-12

“晴天留人情,雨天好借伞。”

  在共享雨伞出现之前,在下雨天急需的时候借到一把雨伞,是一件需要人品和运气的事。

  

  ▲深圳现共享雨伞,每半小时收0.5元(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)

  “共享是个筐,什么都能装”,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记者发现,在共享单车之后,共享篮球、共享充电宝、共享雨伞等“共享经济”概念的命运差异很大,在投资人眼中的热度各不相同。

  据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记者不完全统计,目前共享雨伞企业的融资总额还不到一亿元,而共享充电宝却在40天内拿下12亿元融资。难怪共享雨伞概念从出现开始,面临的几乎都是唱衰的声音。

  不过10月10日,共享雨伞品牌“有伞Usan”宣布获得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,震撼了业界。这也是迄今为止共享雨伞行业获得的最大额度的单笔融资。

  那么,之前有人唱衰共享雨伞的看法,是否显得太过悲观了呢?

  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记者采访时表示,由于共享雨伞使用频次低,市场不可能像共享单车一样爆发,未来资本也不会过多青睐。


  3000万融资额创行业纪录

  搭乘着共享经济的东风,今年2月开始,共享雨伞企业开始出现,不少企业拿到数百万甚至千万级天使轮融资。

  不过,共享雨伞由于可以重复使用密码,很多掌握窍门的人便将共享雨伞占为私有。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曾报道过江西南昌市投放的3万把共享雨伞全部未找回的新闻。“共享e伞”创始人赵书平一句“藏伞于民”也火遍网络。

  2个月前,共享雨伞品牌“春笋晴雨伞”曾宣布获得1200万元天使投资,领投方为知名天使投资人薛蛮子。

  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记者注意到,目前入局共享雨伞的十几家初创公司拿到融资的不多,融资总额也不高,资本对这一行业的态度始终比较冷淡。

  在这样的背景下,有伞Usan获得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的消息格外引人注意。

  

  ▲图片来源:有伞Usan官网

  根据公开信息,有伞Usan的投资方为同程旅游、分众传媒、玖富集团。

  记者了解到,目前共享雨伞主要有两种模式:雨伞+智能锁的无桩模式,另一种则是需要伞架机器的有桩模式,大多数共享雨伞在使用前需缴纳几十元押金,不过,有的收费标准不一,上海一家共享雨伞企业甚至表示使用免押金免收费。

  互联网观察家刘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(微信号:nbdnews)记者采访时表示,有伞Usan的项目由同程内部孵化而来,和其他专门做共享雨伞的初创公司其实有所区别,采用大容量不插电伞桩机模式也让有伞Usan解决了位置有限的问题。其晴雨伞的设定相对来说拓宽了用户使用场景,提升了使用频率,未来可能和同程的旅游产品挂钩,成为旅游增值服务产品之一。

  根据公开信息,有伞Usan创始人柳青于2010年加入同程旅游,先后担任过机票事业部副总监、总监以及出境游事业部CEO等职位,2015年4月被任命为副总裁。

  

  小众市场难爆发

  从整体共享雨伞这个创业领域来看,过去几个月来,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表现优异,跟风的创业者不多。

  实际上,共享雨伞的创业门槛并不高。有业内人士透露,算上软件app开发、硬件制造以及运营成本等全部费用,大概需30万元做机柜型共享雨伞项目,自由借还型的门槛更低,10万元即可入门。

  下雨天临时性的用伞需求本来频次就不高,因此共享雨伞一度被认为是“伪需求”。

  刘旷认为,共享雨伞属于小众市场的需求,南方下雨天相对较多,北方较少,因此共享雨伞的阵地主要也在南方,但是阴雨天很多人都会自己带把伞,临时性借伞的需求不旺盛,因此共享雨伞不会像共享单车那样的大爆发。

  

  祥峰资本合伙人赵楠则直言不看好共享雨伞:

  

  “太低频,没有密度也支撑不了广告模式,用户归还也不便利。”

  

  业内人士则表示,投资人不看好也很正常,毕竟投资人要赚钱,火爆的共享单车都让朱啸虎喊出“合并才能盈利”,何况共享雨伞这样的小众市场。

 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认为,现如今共享的真正意义已经偏离,计较共享雨伞是否是共享经济的产物已不是关键,而在于其是否可以解决用户的痛点。

  共享雨伞不像共享单车一样是生活刚需,产品本身价值不高但维护成本不低,共享雨伞这一模式发展还有待考量,也正是共享雨伞的诸多不确定性造成投资者望而却步。

  陈礼腾表示:

  

  “共享雨伞其实可以让其押金减免甚至信用支付,扩大使用群体,产生更大用户数据,而通过用户数据进行价值变现,个人认为是盈利的可行方式。”